周末,和孩子说好了带他去少年宫上课,这门课他已经上了半年了,和往常一样,都是在周末的早上上课。少年宫的课有作业,甚至我觉得对于他这样六岁的小朋友有点多、有点难,不过我从来不在意孩子的作业是否完成,他想做多少就做多少,完全不做也没有关系。

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象棋书出门的时候忘记带了,孩子也坚持想要去上课,说出的理由却让我感觉很意外:

因为上课才能有积分,我想积累积分兑换礼物。

经他这么一讲,我才发现他现在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校外兴趣课,无一例外的每一家都有各自的方法来激励儿童上课,且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积分的方式,区别只是积分的形式:有的是积分币,有的是积分卡,有的是积分票,总之都是以实物的形式发放到孩子手里,并且在累计到一定积分后可以兑换不同的礼物。

在去少年宫的路上,和孩子说起他下象棋的原因,是源于他第一次了解象棋这样的棋类“游戏”之后,简单讲了讲象棋规则,便自己深陷其中,反复缠着我要下象棋。基于这样的兴趣和兴致,所以才最终报名了少年宫的象棋班,但报班的目的是让他更好的学习象棋,一方面更好的激发兴趣,一方面能够将象棋学习的更好。兴趣的培养是最终的目的,过程中的上课、作业都是达成这个目的选择的方式或手段,但并不是必须。我对他说,假设说你的象棋下得非常好,那么作业做和不做,上课上与不上都不要紧,但是如果下好象棋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大量的练习,那么完成作业可能就是能够选择的手段之一。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把我的话重新解释了一遍给我听(这是他理解和学习的习惯之一)。

其实仔细想想,所有机构都出奇的一致,都选择积分奖励的方式,最大的好处是便于管理。一方面符合孩子们对于游戏的兴趣,一方面可以用积分作为孩子们上课期间的管理手段,比如课上表现好的学生积分多一些,表现没有那么好的学生积分少一些,当所有的孩子都对于积分非常在乎的时候,这种单一却有效的办法可以很好的通过老师的“口头规则”让孩子们自我约束,这样大大降低了老师们管理孩子的成本。

上面是对于机构好的一方面,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

首先,当孩子对于积分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时候,便失去了教育自身的意义,也就是帮助孩子培养和建立某一方面的兴趣,兴趣自然会激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持续学习。事实上,很多人在学习生涯中所谓的“不擅长某门学科”,很大程度是老师的问题,老师的教学能力不足以让学生产生对学科的兴趣。孩子的兴趣在孩童时期更加重要,技法和成果的展示是随着年龄自然而然成长的。和孩子下象棋的时候,他的一些落棋点会让我思考一阵子,但对于规则的他早已完全掌握,水平的高低只是局限于他当前的年龄和经历。

其次,有的老师会将积分规则滥用,积分在某种程度是作为课上表现的奖励,但积分的发放规则却并没有清晰的标准和监督。比如,有的老师会把孩子的坐姿、说话、行为等等都作为积分奖惩的部分,坐姿不端正的少积分或扣积分,说话太多的少积分或扣积分。但是,三岁之后的孩子已经有自我的独立意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脾气和思维方式,如果将积分滥用到言行方面,无异于是忽略了孩子们的个性,甚至强行抹去个性。假设说真正能够让大家产生兴趣,或者发现完全不感兴趣,那么坐姿等等便都不是关键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和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使其能够独立生活,父母的存在只是未成年之前扶养的提供方,所以我常常和孩子说,你是你,我是我,终究有一天你要离开爸爸妈妈,只是在这之前需要爸爸妈妈陪伴你。太多的积分奖励和兴趣关联,可能会让孩子误以为每一件要达成的目的都必须要有即时的奖励才可以,即时奖励是人性使然,但成长和成熟的代价是尽可能克服人之本性,就像不能像小时候一样随地大小便,睡觉的时候如果有尿意,要么起床上厕所,要么憋到大天亮。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关于游戏化激励的沙龙,讨论的主题是如何设计95后或者Z时代的员工奖励,主办方提出的思路便是了解、理解年轻人的心理,利用游戏化激励的办法在工作中设置合理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比如不能设计和老板一起吃饭这样的奖励(对于员工而言并非奖励),甚至对比了传统企业的激励措施和新时代企业的激励措施之差别。但其核心并非是企业性质和形态,也并非和员工的年纪相关。合适的、合理的游戏化的奖励即便对于70、80后也同样有效果,只是这两个年代工作的人群早已习惯了自己上学时候的各种规则以及工作之后被灌输的各种规则罢了。

那个周末,没有带作业、带课本的孩子在上完少年宫的象棋课后,最终还是拿到了老师给的积分,对我说:老师说了,其中的10个积分来自大家交的学费。